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,促进优质教改成果落地应用,9月25日,信息工程学院在四号教学楼4214教室开展人工智能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项目成果推广会。学院全体教师及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改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参与,围绕两项核心教改成果展开深入交流与经验分享。

会上,王建波老师团队巧妙借助腾讯混元生 3D 大模型,实现了实验零件级装配体从图片到三维模型的转换。这一技术的应用,打破了传统 SolidWorks 建模教学的局限,使原本抽象、复杂的建模过程变得直观生动。学生能够通过对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观察、分析,快速掌握建模的要点与技巧。丰富的课堂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,也为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。
刘逸凡老师团队以系统且全面的方式,从课程背景、学情分析出发,阐述了创新思路、设计实施路径,展示了 AI 赋能教学的全过程。这种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 “单片机原理” 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,是对传统教学的大胆突破。通过人机协同,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,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指导,有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,在案例特色与应用成效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,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。

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,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,探索创新教学模式,是提升教学质量、培养适应时代需求人才的关键。 此次成果推广会为学院教师搭建了教学创新交流的平台,推动了人工智能教改经验的共享与落地。未来,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AI在教学中的应用,进一步优化教改成果,为提升课程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提供更强支撑。